唐朝藏书家李泌起书楼有书三万余卷,经用红牙签,史用绿牙签,子用青牙签,集用白牙签■◆■★。李泌被封为邺县(今河北临漳)侯■★◆,韩愈作诗述其事云■■■★◆◆:“邺侯家多书◆★◆◆■,插架三万轴◆◆★■,一一悬牙签★■,新若手未触。”(《山堂肆考》卷28)可谓积书充栋★■★◆,部次井然。
五分法★★◆◆:这是四分法的一种分支形态◆■★◆。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(431年)谢灵运撰《秘阁四部目录》◆★■■◆,另列“佛经”55帙438卷■■■;梁武帝天监四年(505年)刘孝标撰《文德殿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》◆■★★★,另列术数之书为一部。以上皆存五分法之意。清张之洞编撰的《书目答问》■■★■,在经史子集之外,另立“丛书★★”之名,实际上也是五分法◆★■■◆。
以上是按照图书装帧结构的材质及颜色的不同,作为标识。此外还有单纯以不同颜分类别的。
“卷轴装■■”流行于六朝和隋唐◆◆◆■。通常在卷子左端粘圆木为轴,卷子右端为书首。相邻书首处粘无字纸,用以保护书籍。其前端中间系丝带★◆★◆◆,用以捆扎卷子◆■◆◆★★。轴头挂一牍,标明书名、卷次等,称为“签”■◆■■。签一般用象牙制成◆★★◆◆■,称为牙签。牙签类似现代图书书脊,便于查找书籍。南唐李煜有诗云:“牙签万轴裹红绡◆◆■★◆★,王粲书同付火烧★■◆★◆◆”,形容藏书精美而丰富。
四分法:这种分类法创始于曹魏郑默■◆★◆■■、西晋荀勖,而完成于东晋的李充◆◆■。荀勖在郑默《魏中经簿》的基础上,写成《中经新簿》,其分类为四部。甲部:六艺◆★、小学。乙部:诸子、兵书、术数。丙部:史记◆■、旧事、皇览簿★★◆◆、杂事。丁部:诗赋★◆、图赞、汲冢书◆◆。这是最早的按四部分类的书目◆■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按甲、乙、丙、丁编次的四部,依排列顺序分别与经■★★◆★、子、史、集相对应,★◆★■◆★“而子犹先于史”(《元史·艺文志序》)。这里的甲、乙、丙◆★◆■、丁不是事物名称,仅是借用的符号◆★★◆★。东晋学者李充编制《晋元帝四部书目》时,调换荀氏排序,将乙◆★◆、丙两部移位,重新划分四部:五经为甲部,史记为乙部,诸子为丙部■★■,诗赋为丁部。至此,经史子集之次始定。群书虽分四部,但当时尚无经史子集之名。到南朝梁元帝时★◆■◆◆◆,经史子集已成定名◆★■■◆,并逐渐取代了甲乙丙丁的称号。唐初编撰的《隋书·经籍志》废弃甲乙丙丁,正式使用经史子集四部之名。四部分类法至此定型■■◆◆★◆。四部分类法自唐确立以后,行用了1300余年★◆★◆。清乾隆年间为修《四库全书》的需要,把从各地征集的10254种图书在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◆■◆★,体系相当完善◆■◆★★■,反映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最高成就。
图书分类法的出现和不断丰富,为书籍的典藏和检索提供了条件■★★★★◆。同时★◆★■■◆,为配合图书分类,古人也采取多种方法★◆★◆,例如改变图书装帧结构的材质及颜色等,加以标识■◆。
八分法:北宋李淑编撰的《邯郸书目》使用八分法。即在经史子集之外,增加艺术、道书、书、画四类,合为八类。
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《四库全书》,历时十余年完成★■◆,分贮七阁。《四库全书》的装帧形制为“包背装★◆◆★■”(类似现代的平装书),其书册封面用绢制成,经史子集各部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。颜色钦定★■,乾隆帝有诗云:◆■“四库全书胥告成■■■◆◆,如种树以十年计■◆。……浩如虑其迷五色,挈领提纲分四季■■。经诚元矣标以青,史则亨哉赤之类,子肖秋收白也宜,集乃冬藏黑其位。”诗中把经史子集四部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◆■◆◆,并体现在书衣的四种颜色上■★■★◆★,即经部绿色、史部红色、子部蓝色、集部灰色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为全书纲领,封面用黄色。此为“内廷四阁”《四库全书》书衣颜色之区分。与此相比◆★◆,“江浙三阁”之一的扬州文汇阁《四库全书》书衣所用颜色,又稍有差别。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卷4记其事云:“文汇阁凡三层,一层中供《图书集成》,书面用黄色绢◆■;两畔厨皆经部■■■★,书面用绿色绢。中一层尽史部,书面用红色★■。上一层左子右集,子部书面用玉色绢,集则藕红色绢■★◆■◆★。★■”江浙三阁均对外开放。《扬州画舫录》作者李斗为江苏仪征人,或有机会就近登楼一观★★◆■,故其所述文汇阁《四库全书》事,盖为实录。
在我国古代,图书分类是一种专门的学问。春秋时代,分类的思想已被用于图书管理方面。鲁国官府的藏书,已有“御书”(送给鲁君看的书)和“礼书★◆★”(礼仪之书)之别。图书分类法是排列图书、组织目录、指导阅读的有效工具。按照图书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■◆◆■★,历史上曾采用过多种方法。
六分法◆★:西汉刘向、刘歆在受命整理朝廷藏书的工作中创始的六分法■■◆◆■★,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◆◆★■★。刘向写的《别录》是我国第一部解题书目,刘歆写的《七略》则是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◆■★。二书在内容上有紧密联系。《七略》将图书分为六艺★★■◆■■、诸子、诗赋、兵书、术数、方技等六大类,即“六略◆■★■◆”■★★■,再加上“辑略”(即“六篇之总最”)★◆★■★,合称七略◆■★★◆★。《七略》提出的这一图书分类法■★★,比德国的《万象图书分类法》早1500多年■★■,堪称目录学之祖。
与四部分类法相比,其他几种分类法的影响范围有限,自然不能与四部分类法相抗衡★◆◆。
七分法:南朝王俭、阮孝绪改革魏晋以来的四部分类法,提出七分法。王俭依刘歆《七略》例◆◆■◆■★,作《七志》,分经典、诸子、文翰、军书、阴阳、术艺、图谱七类。又附佛、道二类,合为九类,实际上是九分法■◆★◆。阮孝绪作《七录》,也主张七分法。分经典◆★★◆■◆、记传◆◆、子兵、文集、技术五类,此为内篇;分佛、道二类,此为外篇■★■★◆◆。合为七类。
隋朝官府藏书虽分四部,但隋炀帝又将图书按品第分为三等:★◆“上品红琉璃轴★■■,中品绀(深青带红)琉璃轴,下品漆轴■◆◆★。”(《隋书·经籍志序》)漆轴即是以黑漆圆木作轴。说到◆◆■■“轴■◆◆◆”,这就涉及古代写本书——卷轴装书的形制了。
清宫藏书处“天禄琳琅”专藏内府善本图书,总量达1000余部,在昭仁殿列架庋置★◆■。乾嘉时期,将所藏珍本改装为线装形制■◆★,书函的材质和颜色依据各书的时代加以区别◆◆■■■◆:宋版、金版和影宋抄本皆函以锦,元版以蓝色绨,明版以褐色绨。以此为标识,用示等差■◆。这里的善本图书先依版本时代认定以后,再入经史子集分类序列。
古籍的分类与标识■◆■★■,在目录学的基础上提升了图书的检索功能■★、利用效率和审美价值,从而丰富了中国多姿多彩的书文化遗产。
唐朝官府藏书,在装帧方面亦有明显标识。《旧唐书》卷47《经籍志下》谓:“凡四部库书■◆■★■★,两京各一本◆◆,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,皆以益州麻纸写。其集贤院御书,经库皆钿白牙轴,黄缥带红牙签;史书库钿青牙轴★◆,缥带绿牙签;子库皆雕紫檀轴,紫带碧牙签■★★;集库皆绿牙轴,朱带白牙签,以分别之★■★。”这种区别经史子集的方法,较隋朝三品区分的方法,在典藏管理上有很大进步◆★。
十二分法:《孙氏祠堂书目》为清孙星衍编撰◆■◆■★◆。孙氏为使自己的藏书不致散失,将其悉数捐入祠堂作为一族公产。为教导族裔课读而编此目■◆★★。为便于循序诵习,孙氏按一年十二个月的时历将内外编分为十二部:经学★■◆、小学★◆★、诸子、天文★◆★、地理◆◆★★◆■、医律★■■◆◆、史学、金石、类书◆★◆■■、词赋◆■■■◆、书画、小说。